郑氏切脉诗大体与周氏相近,而极简明扼要,便于应用。阴气不足则虚阳独浮,故云“阳气有余”。
笔者常本"齿属肾"之义,用四逆汤加上桂以治此等症候,而取得显著效果。闻木音则惕然而惊,是阳明善惊也。
常求色脉之要,则明如日月而得其变化之要矣。相迫曰薄,气逆曰厥。
真疟有邪,由卫气之会以为止作;似疟无邪,由水火争胜以为盛衰。二经属火,其主血脉,故为身热。
亦有阳气下趋而君火未与之下趋者,有阳气下趋而君火即与之下趋者,此际不可玩忽。 忧则伤肺,思则伤脾。
今人有神疲劳倦而为欠者,即阳不胜阴之候。 膀胱之脉,自头背下行两足,小肠之脉,自两手上行肩胛,且脾主四肢,肺主诸气,四经俱病,故当为偏枯,为痿易,为四肢不举。